高考之所以被学生奉为“改变命运”的考试,主要就是因为高考成绩和志愿的选择,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走向,尤其是在教育内卷的时代背
高考之所以被学生奉为“改变命运”的考试,主要就是因为高考成绩和志愿的选择,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走向,尤其是在教育内卷的时代背景下,名校的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。
我国几千所高校里面,985院校的实力是响当当的,但是学校数量有限,入学名额更是少之又少,能够成功考入这些名校的学生多是学霸级别的存在,所以普通学生也只有羡慕的份。
但是同样都是985院校,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,有些学校顶着985的名头,录取分数却十分亲民,甚至比热门211院校的分数都低,特别适合中等生捡漏。
录取分数低于211的5所985院校,实力不俗还好考,适合中等生捡漏
按照等级来看的话,985院校的实力和名气远在211院校之上,录取分数也更高,但也有5所院校分数比较低,给了中等生冲击的希望和可能。
兰州大学:该校在985队伍当中也是不错的学校,只不过地理位置偏僻,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报考,但该校专业实力不俗,草学、生态学专业更是王牌专业,民族学等多学科也都是非常热门的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:如果说兰州大学是吃了地理位置的亏,那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输在位置和校名两项上面,很多学生认为该校就是以农学为主,专业性太明显了,但是该校是双一流院校,专业也都不错,算是性价比高的好学校,更是当之无愧的“农林强校”。
中国海洋大学:地处新一线城市青岛,地理位置上挺吃香,但是因为校名的原因,常常被误认为学科种类有限,但实际上该校是综合类高校,海洋科学和水产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,但其他专业也不差,只不过没有王牌专业那么厉害罢了。
东北大学:该校算是老牌985院校了,很多专业都是排名靠前的,尤其是理工科更是实力不俗,堪称理工科的“性价比之王”,如果学生喜欢理工类专业但成绩一般的话,可以尝试报考东北大学。
中央民族大学:地处首都北京,地理位置比较占优势,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是比较强悍的,但是在985队伍中略显小众,而且专业偏向文史类,所以比较适合文科生报考。
既然学校实力和名气都不错,为何还会出现录取分数低的情况?
能够进入985院校名单的学校,从整体实力上面来说肯定是不错的,而且名气也比普通院校大得多,起码社会认可度比较高,但是为何录取分数却反不如热门211院校呢?这里面的原因其实有很多,不过多数是吃了3方面的亏。
第一方面自然就是地理位置不占优势,虽说学生选择院校的时候主要看学校实力,但地缘性问题也得考虑,像太偏远的地方都不是考生首选,因此只能靠降低分数来吸引考生。
第二方面就是吃了校名的亏,或者是专科实力比较强,学生就会默认学校是固定方向的院校,轻易不愿意选择这种专业指向性明显的院校,以免毕业后让人误解,到时候找工作也免不了要多费口舌,反而不利于自己的发展。
第三方面就是发展比较缓慢,这就和学校的领导有很大的关系,没有找对发展方向就很容易走弯路,不仅降低自身的发展速度,还很难吸引到有能力的考生,所以这些学校想要提高实力还是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
确实通常情况录取分数和学校实力是成正比的,但凡事都有例外,这些学校录取分数低有客观因素,也有主观原因,学生在选择的时候要思虑周全,捡漏也要捡得巧妙,否则就白瞎了好机会。
中等生报考院校的时候,除了主流院校外,更要学会“捡漏”
中等生的成绩是可上可下的,如果志愿填好了就可以“捡漏”,但志愿填不好就会出现滑档甚至是落榜的情况,那么如何选择方向才能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呢?
首先学生要对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有清晰明确的认知,挑选自己喜欢且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,之后再按照专业排名来挑选学校,这样也能做到最优化。
当然除了主流院校之外,学生也要会“捡漏”,巧妙运用服从调剂的选项,根据自己的分数去选择那些“捡漏”院校,然后进行报考,这就需要经验和技巧,可以找专业的老师帮忙参谋。
【笔者寄语】985院校不好考是考生的共识,但也会有一些院校会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,导致不受学生青睐,录取分数就会偏低,那么中等生就可以利用这个好机会进行“捡漏”,不过捡漏也不要盲目,还是要以自身发展为主,别为了捡漏而填报不喜欢的院校和专业。
话题:你觉得这几所学校哪个更好?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TAG:院校,学校,学生,地理位置